• 首页 > 房产正文
  • 2024年债市展望:地产债“跌出机会”,城投债短久期下沉策略能否继续奏效

  • 2024-03-22 09:55:25作者: 林倩冰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2024年,面对收益率下降、行业下行等因素,城投债、地产债该怎么投?

      3月7日,在由联合资信等共同举办的“2024年中国债市信用风险展望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就此发表了看法。

      城投债依然有一定收益率

      城投债是近期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联合咨询投资研究总监余雷表示,一揽子化债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区城投债收益率全面下行,但各地区的下行程度不同。化债提供了流动性,保证了短期债务的延续,传统弱区域更加受益。收益率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短久期下沉成为了市场主流策略。同时,长期债券市场仍相对谨慎,市场没有进一步深度下沉。

      余雷认为,整体而言,目前债券绝对水平和期限级别利差的低评级利差保护相对有限,城投基本面、外部环境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善,长期限的下沉风险仍然显著大于收益。

      联合资信总裁助理评级总监丁继平表示,近年来城投债存量市场和结构化市场存在区域集中性,净融资量增速下降趋势明显。展望后市,从一揽子化债的初衷,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的总体政策基调来,以及各个政策的陆续的出台,丁继平判断,存量市场的特征后续会更加显著。

      丁继平建议,投资者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如何选择城投债。首先是地方的产业结构,即地方产业的发展潜力,如财政收入增长等;其次,人口净流入、净流出是一个重要的观测指标;最后,投资者还应考量地方政府对债务的管控能力和信用意识、与市场的接轨能力等因素。丁继平表示,拉长久期应该布局在有潜力的地方,信心应该来自区域的布局。

      北京鼎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张志军认为,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1.4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叠加1万亿特别国债的发行,导致城投债收益率快速下行。不过,张志军认为,城投债依然存在投资机会。他指出,目前城投标债风险小,短久期城投债适当下沉,仍可获得一定的收益。

      地产债“跌出机会”

      地产债的投资机会同样引人关注。

      余雷分析,从产业债的角度看,近年来新增违约企业多为房地产企业及其相关非国有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尽管房企展期还没有发生违约,但跟投资人协商做流动性压力缓解,通过展期、修正债券条款的边缘性风险事件也是比较多的。从利差角度看,房地产行业利差较高,今年以来行业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张志军认为,地产债依然存在投资机会。他表示,展期债、违约债对于资质比较好的、有重组价值的企业有非常大的投资价值,即所谓的“政策套利”。他解释,公募、银行等大机构会在企业出现风险时竞相踩踏式抛售债券,仅有规模有限的私募去接盘,导致企业债券价格下跌,从而“跌出机会”。其次是信用套利,即对有很强信用风险分析能力、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的投资机构,挖掘信用错杀的投资价值。

      此外,张志军还表示,对于目前还没违约或展期的地产债,投资者可考虑做波段性收益。只要购入价格足够低,债券安全边际就足够高,对投资者来说风险可控。

      北京东方引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李慧鹏也表示,地产债或能成为产生超额收益的板块。他表示,目前地产行业形势不太乐观,但只有在这种形势下,才更有可能出现高收益债券,2021年至今,地产债都是高收益债投资的重要组成,“这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博弈品种。”李慧鹏说道。

    (责任编辑:王晨曦)

    猜你喜欢:

  • 长沙出了一个“宽”境洋房,怎一个宽字了得?
  • 华中时光·七月丨邂逅盛夏芳华,时光凝筑美好
  • 革新第一炮丨城市更新,南城之上天赋贵脉
  •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进洋房里
  • 网红地再出圈!南山·天岳成为抖音&追光影视新剧开
  • 超越所享,它刷新长沙叠墅标准
  • 半山449㎡“双拼”②丨风景里的奢宅,塔尖人士臻藏
  • 4天5.5个亿!这个江景教育大城,一眼俘获多少人的心?
  • 全能户型鉴赏,城芯臻品启幕奢居人生
  • 恒大华府丨繁华主场生活圈,一府自得其乐
  • 华中时光·七月丨邂逅盛夏芳华,时光凝筑美好
  • 江山造园纪 | 不入国风雅园,焉知生活如诗
  • 江山上新丨臻品新续,超值户型,缩千里江山于方寸间
  • “大城奋斗,小城安家”可行吗?
  • 美置服务湘赣公司|深根不辍,服务再焕新
  • 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所有付出只为守护美好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