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本报调查#北京有银行可买房还贷至85岁# 登上热搜。根据中介提供的信息,北京地区首套房贷款最长期限为25年,个别银行可贷至80周岁。还有银行规定,二套房借款人可贷至85周岁。
同一天,成都部分银行“年龄加贷款期限可延至90岁”的消息引发关注。成都为延至90岁设置了前提条件,即在子女与老人作为共同借款人情况下,与此相关“合力贷”“接力贷”走红市场。
从85岁到90岁,各地房贷年龄一再试探延长,成为信贷放宽的鲜明信号。银行放贷大力揽客的同时,居民则主动降杠杆提前还贷。潜在的入场者或许还在犹豫,试图离席的人反倒踊跃,扯出当下房地产市场一条清晰的“裂痕”。
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指出,动态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边际变化,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
在因城施策总框架下,房地产市场扭转颓势提振信心势在必行。政策松绑叠加信贷放宽,各地大概率会继续“两手抓”,85岁也好,90岁也罢,其实都不足为奇。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从加杠杆买房到提前降杠杆还贷,反映的是市场对房地产投资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投资不赚钱,不如减少负债,在不确定性中努力抓住确定性。疫情冲击过后,大众心理上的PTSD,会直接影响个人理财家庭负债管理。
只要存量按揭利率不变,高企利差存在,若没有更好的投资选择,把提前还贷视为理财优选就顺理成章。
在收入及未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如果手中还有积蓄,提前偿还贷款可以减轻长期性的现金压力,减少债务焦虑,能让负债的人在风险面前松口气。
提前还贷潮背后显示出人们对经济走势、投资理财、生活品质等预期的方向。普通人对于债务风险有了新的认知,倾向于更加理性地利用金融借贷杠杆撬动投资及消费需求。
而从银行的层面考虑,调低利率虽然有助于缓解当前贷款早偿的压力,但这项工作十分复杂,调低容易,调低多少合适又是难题。
不同时期的房贷利率形成,受制于当时房地产调控政策及银行信贷资源空间,而统一调整依然会对不同个体造成“不公”。
抛开个体,跟风似的提前还贷,又会冲击银行整体的信贷业务,也会不可避免地触发连锁反应。比如,银行会不会“拆东墙补西墙”,这边房贷利率降了,那边存款利率也跟着降……
如此,提前还贷困难重重,可放贷的门槛一降再降。在各种力量的相互拉扯下,纠结的房贷市场向何处去,正急求一个答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