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2023《财经》年会上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目前的形势做了非常明确的研判,要采取超常的扩张政策已经形成共识,要采取结构性宽松和总量稳健的方式支持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也成为了共识。
“如果2023年GDP增长速度设定在5.5%左右,而通货膨胀率在2%左右,名义GDP增速达到7.5%,比今年高1.5%。也就是说,明年可以预期的是,M2将会达到11.5%左右的水平,这个水平对于支持流动性是比较充分的。”刘元春称。
“新十条”之后,是不是疫情冲击就消失了?刘元春表示,从欧美和东亚的经验来看,疫情的冲击依然是存在的,并且是影响经济的一个核心主体要素。
刘元春指出,要中期实现资源的跨期最优,就会产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扩内需到底是以扩投资为主,还是以扩消费为主?他分析称,并不能将所有的政策空间在今年都用完,同时,有限的财力还是要以投资为主。欧美刺激百姓消费的模式,在短期里可能效果很好,但在中期里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刘元春希望在消费和投资两端形成一个相契合的刺激政策的方案,他认为方案要点如下:
第一,保市场主体是稳消费和稳投资的核心前提,2023年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和补贴必须加大力度。
第二,稳房地产是稳定消费和稳投资的核心抓手。大量消费围绕着房地产,如装修、家居、耐用品。稳房地产是稳定消费和稳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但这个基础,目前一系列的政策还不足,特别是在稳定投资上。因此,目前稳房地产投资,必须启动政府端,尤其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同时启动与保障性住房投资相关联的消费类刺激政策,对于我们12年一个周期的住房改造、装修改造进行补贴。
第三,针对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建立专项就业基金,投资一批专门的分类的以工代赈的项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目前这个问题是消费的一个最大难题,如果有大量的农民工失业和年轻人失业,不仅社会问题很严重,同时消费问题也很难启动。因为他们是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人群。如果建立以动代赈的项目,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同时也能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过度在一些产业项目上投资,可能会产生一些烂尾效应。
第四,要寻找在人力资本投资和扩消费之间的相契合的方案,这里面很重要的是加大对大学生的贷款,加大对博士生的生活补贴。我们目前要真正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加大卡脖子问题解决的力度,不仅仅要在产业端发力,同时要在高端人才培养上发力。而高端人才培养的发力上,必须要使博士生有尊严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