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场关注的5月LPR如期下调,但力度和方式超过了市场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7%,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上月的4.6%大幅下调15个基点。
这是2019年8月LPR改革后是首次出现1年期不变而5年期以上下调,同时,15个基点的下调幅度,是5年期以上LPR的最大降幅。
“意外”的非对称降息
在经过前几次的非对称式下调后,1年期LPR利率与5年期以上LPR利率的差距明显拉大。自LPR改革以来,在5月LPR调整前,1年期LPR累下调55bp,而5年期以上累计下调25bp。
中信建投认为,1年期利率未降原因主要在于1年期利率主要锚定MLF利率,在海外紧缩、汇率压力背景下,MLF利率下调动力和空间不足。而5年期利率调整15bp在前期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降10bp的基础上进一步调降,在房地产销售、开工、价格承压的背景下,显示了对房地产的支持。
作为中长期贷款定价的参考,5年期以上LPR的降低有助于中长期贷款的企稳回升。
光大证券指出,非对称“降息”的三点信号。第一,LPR出现5年期与1年期“一动一静”,体现出了较强的政策导向;第二,信号意义强烈,旨在降低居民债务负担,刺激固定资产投资,恢复购房和消费需求。一方面,进一步释放刺激购房需求、恢复销售的信号,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利息支出。另一方面,在存量住房按揭贷款中,约90%为首套房贷款,但这部分居民却承担了最高的房贷利率(约5.5%),这不仅是对刚需的一种“误伤”,而且加剧了居民债务负担,我国居民的DTI指数逐年提升,对消费需求形成了较大抑制;第三,恢复正常的LPR曲线,降低期限利差。理论上,1年与5年期以上LPR理应维持一个相对合适的利差水平,这个利差能够充分反映两种利率的期限溢价。在对公贷款利率已明显下行的情况下,若继续下调1年LPR报价,则会推动银行对大型央企和优质国企的贷款利率进一步走低,进而加剧资金套利行为。
房贷利率连续“松动”
金融监管部门近期连续出手引导房贷利率下行。
在本月5年期LPR下调了15bp后,结合5月15日的房贷新政,后续居民首套房利率的下限将有望降到4.25%。
此前,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央行此前公布的额数据显示,4月居民部门住房贷款减少了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
“与调整下限不同,本次对5年期LPR的调整可以涵盖所有的新增按揭贷款,覆盖面更广,预计有助于促进新增房贷需求的边际改善。但房地产销售存在‘买涨不买跌’的特征,相较于贷款成本而言,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对购房意愿的影响更大。不过从央行当前释放出来的态度来看,预期的改善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华安证券指出。
光大证券指出,今年以来,部分地区按揭贷款利率下调、下调首套房利率下限20bp以及本次5年期LPR报价下调15个基点,已经进一步印证了本轮按揭贷款利率“松动”的信号,明确了按揭利率进入下行周期。后续来看,按揭贷款利率仍有大幅下行空间,在因城施策框架下,前期部分按揭贷款利率偏高的热点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均有望下行,房地产销售增速在今年三季度有望触底企稳。在按揭贷款定价调整过程中,受市场化供求力量驱动下的利率点差调整幅度会相对更大,且不排除后续5年期以上LPR报价仍存在下调的可能。
后续MLF或不会跟随下行
中信建投认为,货币数量方面,后续可能还有降准操作,随着国债、地方债(特别是地方专项债)以及潜在的特别国债发行,市场流动性可能在6月后还有紧张。此次LPR调降显示央行对于市场环境的维护。按照过去几轮货币宽松周期的经验,降息之后大概率还将配合降准继续释放宽松流动性。最后,疫情、房地产等风险因素能否稳定还需要观察,如果疫情持续,需要降准来释放维护稳定的预期,并提供稳定的流动性环境。
方正证券预计,LPR下行并不意味着后续MLF利率要下行,央行重点是推进宽信用,并且存在外部约束下,短期降MLF概率不高。从2019年8月LPR报价改革的经验来看,LPR和MLF利率变动不一定完全同步。本次5年期LPR大幅下行,并不意味着后续MLF要跟随下行。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尚未释放完毕,这会对央行降低MLF/OMO形成约束。而且资金面也已经较为宽松,央行下调MLF的诉求减弱。央行重点在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渠道,比如央行改革存款利率定价机制,降低按揭利率下限等。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当前全球通胀高位波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多变。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本月LPR结构性降息,5年期以上LPR创历史最大降幅,体现了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稳增长,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将发挥积极作用。下一阶段,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力度为困难行业、企业和人群纾困,促进经济加快企稳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